陈澄

陈澄

出生日期:1972年11月18日星 座:天蝎座职业:演员出生地:江苏泰州毕业院校:江苏省盐城市鲁迅艺术学校、华东师范大学热度:0

  • 别名:未知
  • 外文名:未知
  • 性别:
  • 国籍:中国
  • 身高:未知
  • 体重:未知
  • 民族:汉族
  • 星座:天蝎座
  • 血型:未知
  • 出生日期:1972年11月18日
  • 出生地区:江苏泰州
  • 职业:演员
  • 毕业院校:江苏省盐城市鲁迅艺术学校、华东师范大学
  • 经纪公司:未知
简介:陈澄,女,1972年11月生,江苏泰州人。全国人大代表,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。1991年毕业于江苏省盐城市鲁迅艺术学校表演系,主攻青衣、花旦。主要代表作品有《赵五娘》、《天要落雨娘要嫁》《牙痕记》《板桥应试》《太阳花》《狸猫换太子》等十多部现代戏和古装戏。2015年2月,在江苏省戏剧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当选副主席。 曾获江苏省首届青年演员电视大赛特等奖,江苏省首届戏歌大赛一等奖。她在2002年7月,参加文化部在湖南长沙主办的全国地方戏汇演,2002年11月再次进京。 人物关系纠错 关闭纠错父亲 陈德林 有错误61112 已反馈

个人经历

青年淮剧名旦,1972年出生于泰州,一九九一年毕业于盐城鲁迅艺术学校表演系,主攻青衣、花旦。父亲陈德林、母亲黄素萍均为淮剧名角,特别是他的父亲陈德林先生是淮剧界公认的“陈派”艺术创始人。陈澄曾先后主演过《赵五娘》《天要落雨娘要嫁》《牙痕记》《板桥应试》《太阳花》《狸猫换太子》等十多部现代戏和古装戏。她表演细腻、嗓音甜润、唱做俱佳,在淮剧唱腔方面,既继承了父母陈德林、黄素萍的艺术风格,又博众艺术家之长,不断吸收兄弟剧种的优点,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,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,并得到专家的肯定。曾获江苏省首届青年演员电视大赛特等奖,江苏省首届戏歌大赛一等奖。她在2002年7月,参加文化部在湖南长沙主办的全国地方戏汇演,2002年11月再次进京。

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

主要作品

在陈澄的从艺道路中,先后主演过《赵五娘》《天要落雨娘要嫁》《板桥应试》《马前泼水》《阎惜娇》等多部优秀剧目。进入江苏省淮剧团之后,主演了《太阳花》《一江春水向东流》《唢呐声声》等多部新编力作,成功地塑造过许多不同性格的人物角色,为团体争得了多项殊荣。

艺术特点

陈澄

陈澄扮相俊美,表演细腻,嗓音甜润,唱做俱佳,特别是在淮剧唱腔方面,既继承了父母陈德林、黄素萍的艺术风格,又博众艺术家之长,不但能掌握本剧种的特点,同时还能掌握越剧、沪剧、扬剧、锡剧等姐妹艺术的特点,不断丰富自己,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,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,观众亲切地称呼她为“淮剧公主”。陈澄的唱腔和表演也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肯定,已逐步成为近年来推动淮剧唱腔发展的青年一代代表人物。

艺术成就

陈澄做客央视戏曲频道《名段欣赏》栏目

陈澄在11岁时就曾随父母到上海参加演出时登台演唱过淮剧,第一次的“触电”经历让她终身难忘。在艺校毕业前曾几度在地区举办的卡拉OK比赛中获奖,毕业后曾在1993年7月盐城市举办的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获一等奖。先后曾荣获江苏省第二届中青年淮剧广播大赛一等奖(榜首),江苏省首届青年戏曲节表演奖,1993年10月在江苏省首届“盐阜杯”青年演员电视大赛特等奖,江苏省首届戏歌大赛一等奖。2002年7月参加文化部在湖南长沙主办的全国地方戏汇演,在《赵五娘.书房会》一折中,主演“赵五娘”一角荣获一等奖,该剧目于2002年10月赴京参加全国地方戏曲优秀获奖剧目展演,受到首都戏剧界专家一致好评。2002年11月再次晋京,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全国“群星奖”优秀获奖节目展演,主演淮剧《画像》,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。2004年,陈澄在越剧大师岳雪芬的指点下,成功排演了新编淮剧《祥林嫂》,该剧目给她带来了中国戏剧的最高荣誉--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,同时也获得了第14届上海戏剧白玉兰戏剧主角奖。此外,所获的荣誉还有:全国地方戏演员大奖赛(湖南、长沙)“一等奖”(江苏省第一名);全国“红梅奖”大赛(河南、郑州)“一等奖”(榜首)、江苏省第四届、五届淮剧节“优秀表演奖”、江苏省第四届戏剧节“优秀表演奖”;江苏省优秀新剧目展演优秀表演奖;全国现代戏调演“优秀主角奖”等多项国家级、省部级大奖,2004年被江苏省文联嘉奖为“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”特殊荣誉称号,享受政府特殊津贴,2005年被评为“盐城市突贡专家”。近年来不断受邀于音像公司录制个人专辑,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,2003年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《名段欣赏》栏目录制播出《陈澄个人专辑》,并且连续三年在央视春节特别节目播出。2002年应文化部邀请晋京演出,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的亲切接见。其主演的新版淮剧《太阳花》,2005年8月赴京参加抗日战争纪念活动,该剧被评为本年度的“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”;2006年由江苏省淮剧团新创作的大型现代戏《一江春水向东流》好评如潮,陈澄在其中饰演主角“素芬”,获得很好的反响。

从艺经历

央视著名主持人白燕升与陈澄一家

和所有地方戏一样,随着剧场改制,淮剧一度式微,为了让院团挺过难关,陈澄和身为团长的丈夫陈明矿一起四处奔走演出。只要有演出,陈澄几乎场场不落。因为观众都喜欢“名角”,没有“名角”登台,观众会扫兴。作为团里的“大梁”,当剧团要下乡演出时,她不得不放弃照顾家中90多岁的外婆;当观众点名请她出场时,她不得不丢下正在读书的儿子……最让她痛心的是,为了演出、为了救场,她曾三次在舞台上流产……“想起这些挺心酸的,但只要一站到台上,就把什么痛苦都给忘记了。”陈澄说,这么多年下来,她对淮剧已经不能用“执着”二字来形容,它已经渗透到自己的骨血当中。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她的从艺经历,她说是“辛酸并快乐着!”

两会提案

2018年3月,全国人大代表、淮剧国家一级演员陈澄带着《关于进一步强化戏曲进校园的建议》开始她的第一次履职。

陈澄认为戏曲进校园存在五个问题:

首先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还没有细化,比如教育系统和文化系统相互配合的问题还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。有的地方在教育、文化、财政、宣传这四方面都做的不错,沟通的比较好推进的就比较好。

第二是师资力量严重缺乏。教师是一个很有利的传播者,在推进的时候很有主导意见,带动学生学习,还可以和专科老师互相配合推进这件事,但具备这样素质的老师太少。

第三方面,没有得到财政方面的扶持,有很多事情要得到财政资助,才能把事情做到无后顾之忧,做到位。

第四,我们还缺少一定的氛围,让学生学有所展示。学生学习、接触了以后应当继续提高他的兴趣,加强他们之间的切磋交流,包括学校之间民族艺术方面的交流,比如组织知识竞赛或者成立剧社等等。还应联合一些专业团体、戏剧者参与到活动当中去,一个演员就是一个传播者,传承人需要有这种责任和使命。

第五,应该有正规版的戏曲读本,这让学生能够从文字方面直观了解戏曲的发展史,品味民族艺术所折射出来的精髓。

解决戏曲进校园遇到的这些阻力,需要各方共同发力。从国家层面而言,教育、文化、财政、宣传等部门乃至到省、市、县都需要有密切的默契和配合。从社会层面来讲,戏曲传承人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,要有我们的文化自信,戏曲的魅力不仅在于唱腔优美、身台形表,更在于学这样一门技艺,它使人高尚,予人使命,应当传承下去。学校要承担起来学校应有的职责。再到个人,孩子们体会到了戏曲的优秀精髓,就会辐射给身边的人,传播戏曲的魅力。

电视剧
电影
动漫
综艺
今日更新网站地图RSS地图百度地图360地图给我留言

Copyright © 2016-2024 www.qdbhht.Com备案号:鲁ICP备12012709号

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
天空影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