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栋

惠栋

出生日期:1697年11月18日星 座:未知职业:考据,著述出生地:江苏苏州毕业院校:未知热度:0

  • 别名:未知
  • 外文名:未知
  • 性别:未知
  • 国籍:中国
  • 身高:未知
  • 体重:未知
  • 民族:汉族
  • 星座:未知
  • 血型:未知
  • 出生日期:1697年11月18日
  • 出生地区:江苏苏州
  • 职业:考据,著述
  • 毕业院校:未知
  • 经纪公司:未知
简介:惠栋(1697年11月18日~1758年6月27日),字定宇,号松崖,学者称小红豆先生,江南元和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。清代学者、藏书家,吴派汉学的代表人,学者惠士奇的儿子。 出身东吴惠氏,终身不仕,著书育人为业。治学以汉儒为宗,精于汉代《易》学研究。乾隆二十三年,去世,享年六十二岁。

人物生平

惠栋,生于1697年十月五日(11月18日),死于1758年五月二十三日(6月27日)。

早年,随其父至广东提督学政任所,父卒归里,课徒著述,终身不仕。其学沿顾炎武,一生治经以汉儒为宗,以昌明汉学为己任,尤精于汉代《易》学。

乾嘉考据学派主要分为吴、皖两大派。吴派以惠栋为首。他们的治学方法是信家法而尚古训,一切务在恢复汉人的说法。由于吴派墨守汉人的成说,比较保守,所以成就不大。

主要作品

所著《易汉学》(《清代学人列传◎惠栋》:其撰《易汉学》乃追考汉儒易学,掇拾绪论,使学者得窥其门径。)

《周易述》(《清代学人列传◎惠栋》:其撰《周易述》二十三卷,以荀爽、虞翻为主,而参以郑康成、宋咸、干宝之说;约其旨为注,演其说为疏。书垂成而疾革,遂阙“革”至“未济”十五卦及《序卦》《杂卦》两传。虽为未完之书,然汉学之绝者干有五百余年,至是而粲然复章。)

《荀爽易》一卷(《清代学人列传◎惠栋》:其末一卷,则先生发明汉《易》之理,以辨正河图洛书先天太极之学。)

《易例》二卷(《清代学人列传◎惠栋》:乃镕铸旧说,以发明《易》之本例,随手题识,笔之于册,以储作论之材。)

作品多驳诘宋人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、先天、太极之说,为清代吴派经学奠基,深得乾嘉学者推重。

但固守汉儒《易》说,不复甄别,以致当时及后世有“株守汉学”、“嗜博泥古”之讥。

又撰《古文尚书考》,继清初阎若璩之后,辨证《古文尚书》为晋人伪作。

著有《九经古义》二十二卷,《易汉学》《孟喜易》二卷,《虞翻易》一卷,《京房易》二卷,《郑康成易》一卷,《荀爽易》一卷,《易例》二卷,《周易述》二十三卷,《明堂大道录》八卷,《褅说》二卷,《古文尚书考》二卷,《后汉书补注》二十四卷,《王士祯精华录训纂》二十四卷,《九曜斋笔记》《松崖笔记》《松崖文抄》《诸史荟最》《竹南漫录》等书。

轶事典故

惠栋墓

对于经史、诸子、稗官、野乘无所不览,尤其是精深于《易》学。主张搜集汉儒经说,加以编辑考订。雅爱典籍,家中有很多藏书,曾为了购得一善本图书不惜倾囊,收藏有不少珍贵善本,如《苍厓先生金石例》《蜀鉴》《麟台故事》《唐音集注》《吴郡志》《乾象变易录》等,校勘也很精详。家中有藏书处“红豆山房”、“百岁堂”、“九龠斋”,编撰《惠氏百岁堂藏书目》3卷。晚年曾被卢见曾聘至家中,为其编辑校勘《雅雨堂丛书》《山左诗抄》《感旧集》等,校勘精审。藏书印有“小红豆”、“惠定宇手校本”、“红豆村庄”、“臣栋”、“松崖”、“红豆山房所收善本”、“红豆定宇”、“惠栋印信”、“惠定宇借观”、“红豆斋”等。

人物评价

书法作品

嘉定钱大昕尝论:“宋元以来,说经之书盈屋充栋,高者蔑古训以夸心得,下者袭人言以为己有。独惠氏世守古学,而栋所得尤精。拟诸前儒,当在何休、服虔之间,马融、赵岐辈不及也。

——《清史稿·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八◎儒林二》

但一味推崇汉儒旧说,不论是非,墨守信从,厚古薄今。

——《清代学人列传◎惠栋》

咟喥咟萪

电视剧
电影
动漫
综艺
今日更新网站地图RSS地图百度地图360地图给我留言

Copyright © 2016-2024 www.qdbhht.Com备案号:鲁ICP备12012709号

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
天空影视网